導致地震致命的七個因素及其它相關訊息

今年3月28日,緬甸7.7級強烈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上升。截至週一上午,據緬甸軍方消息,地震造成至少1700多人死亡,失蹤者不計其數。美國地質調查局(USGS)根據震央位置和規模評估,預計「死亡人數極可能突破一萬人」。鄰國泰國亦有傷亡報告。

導致地震致命的七個因素

緬甸地震的死亡人數和破壞程度受規模、持續時間、深度、發生時間、震區人口密度、土壤穩固程度、建築材料、以及應變措施和次生災害等多個因素影響,下文提供做了詳盡的分析,以便瞭解為什麼這次緬甸地震是災難性的國難大地震,是緬甸該國在一個世紀以來所遭遇的最強地震襲擊。

詳情請點擊: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articles/c2ewdl8nx4no/trad

走進緬甸震央曼德勒:瀰漫腐屍味的絕望之城

在緬甸軍政府的限制之下,BBC記者只能通過暗訪形式,前往受災最嚴重的曼德勒市,記錄強震留下的可怕創傷。救援工作在極度炎熱的氣溫下進行,艱巨且進展緩慢。家屬在極度痛苦中煎熬和等待、路邊出現葬禮,沒有足夠人手去廢墟中尋找幸存者或逝者,當地醫院不堪重負,以及救援物資嚴重匱乏……背後原因是國家複雜的政治局勢,軍政府與多國關係緊張,限制外國人進入,國際援助難以全面展開。

詳情請點擊: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articles/c5y6g77305wo/trad

緬甸地震:死傷數千搜救緩慢 叛軍斥軍政府持續空襲

下文提到,緬甸自發生7.7級強烈地震後,多國派出救援隊伍搜索生還者。然而隨著黃金72小時過去,進度仍然緩慢。緬甸自軍事政變後一直處於政治動盪及內戰之中,軍政府限制網絡、通訊和新聞報導,令外界至今難以釐清當地的災情。聯合國也譴責軍政府在地震發生後仍繼續發動空襲,外界擔憂當局會把國際援助僅留於軍政府控制地區。目前緬甸境內死亡無處不在,餘震頻發,民眾仍需長期援助。

詳情請點擊: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articles/cwy7wy222z8o/tr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