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太人確實仍在等待彌賽亞
(編按:《塔木德》是猶太教的口傳律法的彙編,是基於舊約的補充和解釋,並非舊約本身。)
在充斥著「反猶太人」情緒的環境中,研讀《塔木德》曾幫助猶太教維持著信仰。猶太少年及成年男性——特別是最聰穎者——在研經中建立了一種虛擬現實。詮釋《塔木德》成為一種心智上的滑雪跳躍訓練,鍛鍊人維持專注力、身體放鬆,即使在風勢猛烈的環境中也不動搖。但《塔木德》是否真為他們帶來盼望?
《塔木德》至今仍在鍛鍊猶太人的智慧。理論上來說,《塔木德》在「錯誤的行為」外圍築起一道高牆,好讓人不至誤入罪中。而然,任何一個善於觀察人性的人都知道,人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上帝的榮耀。使徒保羅曾如此呼喊:「我真是苦啊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」(羅馬書7:24) 但當人們真的意識到這一點時,該怎麼做?
在猶太聖殿於西元70年被毀之前,以色列人會將罪歸在一隻無辜的動物身上——代罪羔羊——並在聖殿宰殺牠,作為贖罪的代價。但當聖殿被毀後,獻祭就停止了。即便研讀《塔木德》的學者設下種種防範人們犯罪的措施,人們仍可能在某個時刻違反上帝的律法。所以,人們該怎麼做才能得救呢?
基督徒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:耶穌基督的獻祭就是那永遠有效的保障,如同過去的動物獻祭一樣,基督之死已贖回我們。而《塔木德》提供的選項,是在「真正的禁戒線」之外再設好幾道界線,讓人離罪的核心非常遙遠,以至於幾乎不會「觸犯誡命」。但也有一些拉比提出第三種可能:是的,人必然會犯錯,但悔改、禱告及改變行為可以補贖這些過失。一位被認為是猶太歷史上「最偉大的人物」之一的思想家就曾如此主張。
在猶太教中,亞伯拉罕、摩西、大衛是最有可能被稱為「最偉大的人物」(GOAT) 的代表人物。而猶太教過去兩千年的最有價值人物 (MVP) ,大概是拉比邁蒙尼德 (Maimonides,1135-1204)。他制定了一份包含十三項信仰原則的清單,認為這些是猶太信仰的最低要求。數個世紀以來,這些原則逐漸獲得廣泛認可,在某些方面類似於基督教的《尼西亞信經》、伊斯蘭教的五功,或佛教的四聖諦。
這十三項信仰原則包括:上帝存在;祂是獨一無二的;祂沒有身體;祂是永恆的;禱告應直接且只有向上帝而求;上帝將書面妥拉 (即舊約前五卷) 和口傳妥拉 (即塔木德) 賜給摩西;上帝知道每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;上帝會賞善罰惡;彌賽亞將會來臨;死人將會復活。
等等,讓我們回頭看個仔細——邁蒙尼德立下的第十二項信仰原則是:「我全然相信mashiach的來臨;即使祂遲延到來,我仍每日等候祂的到來。」Mashiach這個希伯來詞通常翻譯為「彌賽亞」——沒錯,許多猶太人和基督徒一樣,都在等候彌賽亞的來臨。只不過,雙方的不同之處,不只是彌賽亞的「來訪次數」,更是這個概念本身。猶太人等待的Mashiach (發音為ma-SHEE-ak) 並不是一位具有神性的救主,也不會為他人的罪獻上自己。
那麼,他是誰?猶太教對彌賽亞的定義並沒有一致的教義,而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盼雖然確實存在,卻並非現代猶太生活的核心。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信仰體系之間,許多概念根本無法 (或甚至完全不能) 相互對應。一般而言,猶太人對mashiach的想像是:一位偉大的領袖,同時也是學問淵博且智慧過人的人。
許多傑出的拉比認為,mashiach何時會來,取決於人類的行為。有些人說,當世界愈來愈敗壞時,他會前來拯救局面;也有人說,當人類變得更好時,他會以獎賞的方式出現。他可能來自現世,也可能——根據《塔木德》中的一些看法——是從死裡復活的人物,例如大衛或但以理。正統猶太教相信,先知以利亞曾被活著接升天,他將回來宣布mashiach即將到來。
當mashiach到來時,猶太人將歸回以色列,世上的邪惡將減少,耶路撒冷將重建,宗教法庭將恢復運作,一位大衛的後裔將登上王位。耶路撒冷將成為萬國敬拜獨一真神的中心,萬邦之間將和平共處。聖殿敬拜也會恢復,但人們只會獻上感恩祭,而不再需要贖罪祭,因為那時罪將不復存在。以利亞會回答一切關於教義的疑問,並指出誰有正統血統可以擔任恢復後的聖殿敬拜中的大祭司。
邁蒙尼德寫道,在彌賽亞的時代,人們既不會變得永生不死,也不會被帶進天堂。相反地,猶太人將在一位舉世聞名的大君王治理下安居以色列,萬國之間和平共處。雖然世上仍會有貧富差距,但戰爭將不再,人們能專心學習哲學及上帝的律法。彌賽亞終究也會死去,但他的兒子將繼承王位,成為以色列的君王。
至於彌賽亞何時會來?眾說紛紜。幾個世紀以來,有人認為,只要以色列悔改哪怕一天,或正確地守好一、兩個安息日,mashiach就會來;也有人說,當某一個世代完全失去盼望時,他就會出現。近年來,一些錫安主義者認為,以色列的建國顯示人類付出努力的重要性。而在美國過上更好的生活,則一度讓「悔改」及「絕望」這兩種條件都變得不太可能。如今,許多人改為透過觀察當前局勢來尋找跡象。
整體而言,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神學雖共享部分經文,在本質上卻極為不同。猶太人不承認拿撒勒人耶穌是彌賽亞,而基督徒也認為,耶穌並非《塔木德》所描述的那位mashiach。彌賽亞騎著驢子而來,不是駿馬。猶太人渴望一個敬畏上帝、世界和平的時代,這是值得肯定的;但基督徒相信,上帝將藉著基督的犧牲帶來那個時代——甚至比人們所能想像得還要更好的時代——在未來全然實現。
本文原載於 【今日基督教】網站,承蒙允准轉載,特此致謝!https://zh-tw.christianitytoday.com/2025/06/judaism-messiah-maimonides-orthodox-jews-salvation-zh-han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