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後文盲時代讀懂聖經的能力
在後文盲時代,多數人不再持續閱讀。教會應重新思考門徒訓練,強調口語朗讀、故事理解與思想操練,幫助信徒忠心於神,適應新文化環境。
在後文盲時代,多數人不再持續閱讀。教會應重新思考門徒訓練,強調口語朗讀、故事理解與思想操練,幫助信徒忠心於神,適應新文化環境。
2025年初,世界華福中心在網上進行了「在職信徒牧養需求調查」; 從93個職場501位基督徒的有效問卷回應中,可以看出職場弟兄姊妹的期待與教會能夠幫助他們的方向。
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:「既然神是良善的,祂怎能容許苦難存在?」但我們知道神絕不會對罪視而不見,因爲祂寧願讓聖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也不讓我們的罪逍遙法外。
每個人都帶著自身的背景與掙扎來到聖經面前,因此若想更深認識神的話語,我們就需要來自世界各地上帝子民的多樣聲音,這些聲音會幫助和砥礪我們。
在洛桑運動發布的《大使命現狀報告》為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基督教發展感到不樂觀的同時, 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(MBB)卻持續增長,成為當地一股復興的盼望。
出生於1997至2012年間的Z世代在不穩定的世界中長大,他們對透明的真誠、穩定與群體的需求,正是與他們分享「整全的福音」的最佳切入點!
在彎曲背謬暴力橫行的時代,我們如何看待神的沉默以對?然而,邪惡不會擁有最終話語權,公義必向一切邪惡施行審判!當我們如此確信,基督徒的應對會有甚麼不同?
現今社會潮流的風向看似在往右吹,傳統價值或基督信仰看似就要抬頭,我們卻要在這波因「反叛」而負負得正的現象中保持清醒,在隨從潮流或隨從聖靈當中謹慎前行.
許多基督徒渴望聽見神的聲音,希望從各種提示或印證中得到神明確的指示,但上帝其實早已將祂的心意顯明給愛祂、順服祂的人。
美麗智慧的詩篇中藏著一些殘忍痛苦的篇章,我們要如何看待這些文字所激起的疑惑與巨浪?魯益師的小書《詩篇擷思》中深具洞察力的眼光幫助了我們尋找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