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印禱聲 【一份愛心,一個未來】 12月10日 8-9pm (美中)
印度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,但種姓制度與人口增長導致貧困擴大。芝華宣教12月10日8-9pm(美中) 將介紹【一份愛心,一個未來】的事工,並為這些被偶像捆綁的靈魂禱告。
印度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,但種姓制度與人口增長導致貧困擴大。芝華宣教12月10日8-9pm(美中) 將介紹【一份愛心,一個未來】的事工,並為這些被偶像捆綁的靈魂禱告。
社交內向型的人如何參與福音?|11月與12月份【心印禱聲】改至12月10日舉行
我們常常視好客為一種高度獨立性的呼召。但上帝呼召教會一起實踐好客之道。我們需要外向型的人、內向型的人,以及所有介於兩者之間的人。
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基督徒應如何對話?|芝華11月20日禱告會【為神接觸、訓練和養育下一代】
在以巴基督徒會議中,強調在彌賽亞裡合一,超越政治差異。雖對土地政治看法不同,他們承諾互相尊重、不指責,以愛、和平挑戰對方信仰。委員會呼籲以基督方式傾聽,實踐和解價值,並支持福音事工。
即便面對多方面的挑戰,我們不退怯,持續禱告,讓每個挑戰成為我們的家庭與教會得著下一代的機會。11月20日 (週一) 8:00pm-9:30pm (美中)
隨著亞裔美國基督徒人數的減少,多數「無宗教信仰者」仍對宗教感到親切|芝華11月禱告會 延至11月20日 8-9:30pm (美中) |為到「黎巴嫩探訪庫爾德教會」禱告(11月8-17日)
雖然中東局勢還是比較緊張,但平衡了各種方案之後,林恆志牧師、黃多賜牧師和香港的孫越牧師還是決定按計劃前往黎巴嫩。
皮尤研究調查顯示,自2012年以來,美國亞裔基督徒比例下降,無宗教人數上升。 各族裔有不同信仰,多數「無宗教信仰者」仍對宗教感到親切。
在以色列-哈馬斯戰爭中,當地基督徒尋求公義的憤怒和福音的盼望|健康家庭 健康教會—正道神學院公開免費講座